647、江馆清秋,晨起看竹,烟光日影露气,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。胸中勃勃遂有画意。《题画》画竹题记一则【明】郑燮 拼音版
图片
图片
江馆清秋,晨起看竹,烟光日影露气,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。胸中勃勃遂有画意。其实胸中之竹,并不是眼中之竹也。因而磨墨展纸,落笔倏作变相,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。总之,意在笔先者,定则也;趣在法外者,化机也。独画云乎哉!
【明】郑燮《题画》画竹题记一则
赏析
“款题图画,起始于苏(轼)米(芾),到元明时期就变得众多。以题语来安置画境的,画也因题而更妙。高远的情致和飘逸的思绪,画不足以表达,就通过题来抒发。”(清方薰《山静居论画》)板桥的题画作品,独出心裁,大多符合这一审美要求。
“眼中之竹”,指的是竹的自然形态。“胸中之竹”则是隐约地在画家脑海中游走的竹的审美意象。从前者转变为后者,可以有两种途径:其一,与个人的审美能力相匹配,这自然的竹本身具备某种能让人感到自在愉悦的特质,让它处于一种能充分发挥上述特质的时间、空间环境当中,这就容易唤起或者引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。过去的人称之为“待境而生”,板桥称作“得时得笔之候”。比如那个地方是“江馆”,那个时间是“清秋”的“晨”,其情状是:“烟光、日影、露气,都在疏枝密叶之间浮动”,综合起来就构成了这样的“境”。正是此“境”,使得(甚至迫使)艺术家“胸中顿时就有了画意”。此“境”,是自然对象适宜“入画”的最佳情状,往往就像“兔子刚起跑鹘就扑落,稍微一放松就跑掉”。这就是宋代文与可所说的“画竹必须先在胸中形成竹子的形象”。其二,板桥又说自己“画竹,胸无成竹,浓淡疏密,短长肥瘦,随手写来,自然形成格局,其神韵理趣都充足”(《板桥题画·竹》)。这是以“写意”为主,胸中虽然没有现成的竹子形象,但平素对竹的审美观察极其深厚的积累,此时也纷纷涌来,正所谓“信手拿来都是竹,乱叶交枝发出寒玉之声”(板桥《题画竹》)。这样,“胸中之竹”可以“待境而生”(有成竹),也可以“写意”而生(无成竹)。一般来说,前者境的成分多于意,后者意的成分多于境。二者都是“眼中之竹”的审美意象化或者升华,又都还处于一种渗透着画家“自我”的孕育过程中,所以说:“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。”
“于是磨墨铺纸,落笔瞬间就产生变化。”为何会产生这种“变化”?因为:一、将模糊的“胸中之竹”固定下来,成为能够观赏的“有意味的形式”,这是极为艰难的一步。艺术家的“心”、“手”总是不完全对应。过去的人谈论绘画:“领悟到十分,如果能表现出三分,就是快事。”(清陈撰《玉几山房画外录》卷上)这是就“手”跟不上“心”,也如同“文辞不能完全表达心意”而言。“悟”十“证”三,能够知晓其“相”的“变”。二、此时画家创造性的想象仍在继续进行,在笔墨的运用中,也有可能出现一种“手”超过“心”的现象。如板桥自己所说:“意在画竹,那么竹是主体,用石头辅助。现在石头反而比竹大,比竹多,又超出了常规。不拘泥于古法,不固执己见,只在于灵活罢了。”(《题画竹》)这里的“不固执己见”,就是指不拘泥于“胸中之竹”。而从“活”——“神理具足”来看,“变化”实际上意味着“传神”。
“总之,意在笔先,这是确定的法则;趣味在法则之外,这是变化的契机。难道只有绘画是这样吗!”板桥就“意存笔先,画尽意在”(张彦远)这一基本法则,作出了自己的发挥。一般来讲,“笔参造化”的“变化契机”的闪现,源于天才艺术家的一刹那“妙语”,即艺术家自身也不可能事先明确地意识到,这就是所谓的“其天然的机巧流露,有不知怎么就成这样的情况”。板桥说:“精神专注,刻苦努力数十年,神将会相助,鬼将会告知,人将会启发,物将会触发。”(《板桥题画·靳秋田索画》)“变化契机”(趣味)与“确定法则”(法则)之间,就存在着这样一层“顿”(顿悟,飞跃)、“渐”(渐修,量变)的关系。又说:“必须极其工巧然后才能写意,不是不工巧就能写意的。”((板桥题画·竹))意思也是如此。
总之,“手中之竹”说的是画家所创造出的一个“第二自然”,一个新的生命形态。它虽然来自“眼中之竹”,却不是其自然形态的重复抄写,而是经过画家的观察、沉浸,获得对竹的“神理”的某种精妙领悟,其中渗入画家自身的个性(特别是人格)、想象、情感等等,从而构成模糊的审美意象(“胸中之竹”)。进而,运用长期刻苦练习得来的异常熟练的技法(如笔法墨法),却又不拘泥于技法,伴随着仍在继续的创造性想象,所谓“笔到意生”,让实际落在纸上的竹的形象,瞬间进入“传神”——“变化”的状态,因而“活”了起来。这样,由渐进而顿悟,“确定法则”(法则)与“变化契机”(趣味)融合在一起,最终凝结成一幅气韵生动、“趣味在法则之外”的让人玩味不尽的竹的图画。一切艺术美的创造大概都是如此。
这则关于画竹的论述,流畅华丽而又精细微妙,两者兼具,清新美好的形态与深邃的画理自然融合,令人欢喜,探究不尽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热点资讯
- 网红“刀小刀”拖欠解约金400多万
- 647、江馆清秋,晨起看竹,烟光日影露气,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。胸中勃勃遂有画意。《题画》画竹题记一
- 博主谈陈达毅:不排斥归化&对中国人身份有认同感,目前尚未联系
- 三大消息:中俄同时收到“战书”;美方直言感到担忧!彻底不忍了